English

长江水患与可持续发展

1998-09-08 来源:光明日报 吴国盛 我有话说

今年入夏以来的长江百年不遇大洪水,迫使我们从学理上进一步思考和探讨这一问题。

今年长江大洪水的直接起因是全流域性大规模降雨。据气象专家讲,这种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而引起的、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地球大气环流不规则波动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带天气系统,亚热带天气系统跟着出现异常。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二氧化碳增多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也有关系,特别是大量的持续性降雨与之相关。这样看来,即使厄尔尼诺现象也与人类行为造成的大气变化有关。

厄尔尼诺现象带来了大规模的集中降雨,这是长江大洪水的首要原因。而长江上游的绿色植被破坏,长江中下游的围湖垦田,是长江水患愈演愈烈的两大根本原因。

我在《学问中国》中曾经提到,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,是长江水患的根本原因。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,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。50年代的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和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劈山造田,使我国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。8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乱砍乱伐屡禁不止。

绿色植被大肆破坏的结果,具体到长江流域,是使长江中上游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。长江流域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,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0年代的36万平方公里上升到90年代的56.2万平方公里。由于大面积的水土流失,有机土壤损失不说,还使长江流域存在严重的湖泊萎缩、河道淤积。洞庭湖年淤积泥沙1.2亿吨,50年来湖面缩小了33.2%,容积缩小了43.7%,损失洪水调蓄能力100亿立方米。鄱阳湖年淤积量也达到1210万吨,湖床平均每年增高3厘米。这样巨大的调蓄能力的损失,难怪长江水患不愈演愈烈。

导致长江流域调蓄能力下降的另一原因是大规模的围湖垦田。湖泊作为长江水系的天然调节器,在被围垦之后就会造成洪灾。围出的湖面必得修堤以挡洪水,修堤围湖的事情多起来,洪水没地方去,结果是所有的堤防都得加固,不然就会被冲毁酿成洪灾。同样道理,湖面都被围起来了,长江之水无处宣泄,只得加高加固江堤。这样就造成了“垸益多,水益迫。客堤益高,主堤益卑。故水至不得宽缓,湍怒迅激,势必冲啮,主堤先受其害。”(《沔阳志》)湖北省号称“千湖之省”,我不知道现在还剩下多少湖泊。以我的家乡湖北省武穴市(广济县)为例,1948年时尚有大小湖泊33个,总面积96平方公里。经过几十年的围垦,现在只剩下3个,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。这次大洪水,虽长江干堤未损,但所围的湖田均发生内涝。

正是由于植被破坏和围湖垦田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,长江水患才愈演愈烈。从公元前185年到公元1911年的2096年的历史,长江共发生了有历史记载的大小洪水214次,平均每10年一次。民国38年中发生大水7次,平均五六年一次。90年代,长江流域水灾更加频繁,水位不断攀高。及至今年的超级大洪水,几乎全线超历史最高水位。

在巨大的灾害面前,我们必须意识到,实施“可持续发展”战略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。如果再不注意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,上游的水土流失将对三峡工程构成致命的威胁,而长江中下游则难免年年告急。一味加高加固江堤以御洪水,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。治标更要治本。我们的祖先大禹已经认识到治水当注重疏通而不是一味防堵。在继续搞好长江水利建设的同时,要大搞植树造林,恢复和增加绿色植被,当务之急是彻底制止长江上游的乱砍乱伐,要把植树造林当做水利工程来抓;在长江中下游疏通河道,有计划地退田还湖,清淤增容,发展多种经济。

长江连年水患,黄河断流,这无疑是一个警示。如果说龙的传人命运系于黄河长江,那么,今日两河的状况,就是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命运的触目惊心的提示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